云顶国际yd333





          首页
          集团概况
          新闻资讯
          业务领域
          党群工作
          社会责任
          人力资源
          集团自媒体

          五一 | 江投梦 劳动美(九)

           

          前言

          鲜花因汗水而绽放 ,事业因奋斗而勃兴。安源工人报推出“江投梦 劳动美”特刊,刊载江投集团26名全国、全省及集团劳动模范的典型事迹,为劳动喝彩 ,向劳模致敬 !


          从素有“劳模摇篮”之称的安源煤矿采二区走出来的党的十九大代表、全国劳模张来清 ,有“开机王”之称、来自安源管道公司的省劳模王光明,华赣环境集团荣获过20多项重量级荣誉的田信 ,省天然气管道分公司的清洁能源“使者”陈永清……26个闪亮的名字,合力谱写了一曲动人的奋进之歌,印证着他们忘我奉献 、勇攀高峰的坚定志向和坚韧品格,折射出安源精神在他们身上绽放的时代光芒。


          一个劳模就是一面旗帜 ,一个劳模就是一盏明灯。每一位劳模都是社会的财富 、企业的财富 ,都是全体干部职工学习的榜样 。作为百年安源精神的传承人,红色基因早已深深融入我们的精神血脉,指引着我们凝心聚力、接续奋斗 。今天,我们为劳动喝彩,向劳模致敬 ,就是要汲取榜样力量,点亮“劳模之光” ,在集团营造出“尊重劳模、崇尚劳模 、学习劳模、争当劳模”的浓厚氛围,激励集团每一位奋斗者匠心逐梦 ,用劳动伟力描绘江投集团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壮丽画卷!


          今日推出集团公司劳模龙兴根 、黄自燕的故事 。

          微信图片_20210527150955.jpg

          守护:“工匠矿长”奏响感动矿区的乐章

          ■ 易东梅

          他被称为“劳模矿长”,也被誉为“工匠矿长”;他无怨无悔地守护在矿山、在患病妻子身旁30多年,奏响了一曲激励和感动十里矿区的生命乐章。他,就是江投集团2020年度劳动模范、流舍煤矿机电副矿长龙兴根。

          “干到老学到老,知识一辈子都学不完”。从踏入矿山那一天起,他就一头扎进了矿山机电运输技术领域 ,一边刻苦钻研理论知识 ,一边联系实践破解技术难题。他的办公桌上,常年摆放着一本机电专业技术方面的工具书,字里行间全是他注明的标记 。凭着这股子学习冲劲 ,他很快成长为矿山机电和运输系统的领头人 。他说:“只有掌握了精湛的技术,才能当好这个带头人。”他主导的技术攻关项目“皮带机平巷变上山转载装置”曾在丰矿科技大会上获二等奖;2019年矿井架空乘人装置猴车安装工程中,他自行组织安装 ,带领机电 、运输区队人员没日没夜地奋战在井下施工现场,从设计、施工、安装、调试,每一个环节他都亲力亲为,比计划提前了13天完成任务,为企业节约资金20万元。

          “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参加工作30多年来 ,他都饰演着这两个角色 ,在钟爱的事业上发挥着光和热 。20202月,该矿矿井343采区—420工作面贯通小煤窑,工作面涌水汹汹,水泵被淹,电机烧坏,矿里紧急调来大功率潜水泵,要求尽快安装到位 ,否则就可能造成343大巷被淹。龙兴根带领抢险队员 ,纵身下到冰冷的井水中,拖运1吨多重的潜水泵,连续奋战16个小时,直到水泵正常排水才升井 。

          2012年安装的矿井主井运输皮带 ,设计使用寿命5年 。为发挥其最大效能,龙兴根查资料,苦钻研,做实验,每一次的皮带维护和检修 ,他都在前指挥,与大家一同奋战。至今皮带己使用近十年 ,是同类型皮带中正常使用年限最长的 ,此举为企业节约资金200多万元 。

          “守护一生,不离不弃”。这是他对妻子的承诺。1990年,龙兴根妻子罹患肾炎 ,后转为尿毒症,做了2次换肾手术,至今已做透析30年。长期的治疗,高昂的医药费 ,导致家庭经济压力很大 ,但他始终对妻子关爱有加,风里来雨里去,迎来送往毫无怨言。为给妻子增加营养,提高免疫力 ,他让妻子瘦肉 、鸡蛋、鲜鱼换着吃,水果、蔬菜专挑新鲜时令的买,演绎了十里矿区令人动容的爱心故事 。妻子常在人前说:“我能这么幸福地生活,龙工吃了很多苦,作出了很大的牺牲 。”对妻子不离不弃,几十年初心不变 ,龙兴根和妻子一道,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


          传承:地层深处展优良本色

          ■ 文德一 

          现任小牛煤矿采二区区长的黄自燕 ,年轻时就曾在萍矿青山煤矿摸爬滚打 ,深受安源精神浸染。7年前,他在江煤集团开发西南矿业的号角声中跨入了小牛煤矿 ,坚守在井下生产一线  ,用行动展现了安源工人的优良本色,当之无愧地被评为江投集团2020年度劳动模范。

          ——一双布满墨针的手

          现年47岁的黄自燕,看上去有点像退休老工人,头发稀少,不苟言笑 ,还时常带着忧思。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他伸出热情的双手一握,不仅满是粗糙的老茧,还布满星星点点的墨针(这是井下一线工人手脚皮肤经常被煤矸石划破,导致炭墨积留而形成) ,因而他总是有些羞涩。透过劳动者的本色,总让人想到他的过往。他原本在掘进队担任区长,独头进尺,工作单纯。2019年,矿里考虑到他曾经对急倾斜工作面采煤有经验 ,便调他到采二区担任区长。采面工作难度大,他没有退缩 ,义无反顾领着40多名矿工兄弟就上阵了。急倾斜工作面采用柔性掩护支架,他总是挺在工作面与班里的同事干在一起,赢得了同事们的信服 ,所带领的班组各项任务在全矿名列前茅。2020年,他所在的采二区产煤13万吨,点全矿一半产量 ,平均每月超生产任务15%,工程质量等也样样达标 。

          ——一盏流动的矿灯

          干工作 ,黄自燕是个十足的“铁汉子”。下井领矿灯总是挑最好的给他,出班时头顶上的矿灯却常是昏黄,因为这就是一盏在井下各个角落“流动的矿灯” 。

          去年822日晚班,采二区被矿里安排接管一个停采了一个多月的工作面,由于失修严重,他们在修理到尾架时,发生了局部漏顶,三名矿工被困。黄自燕得知情况后,立即下井展开积极有效的营救,自己一步一步接近到顶板冒落的险区,稳住了三名矿工的情绪 。经过几小时的突击 ,被困的吴小云、何玉起、邓清萍三名矿工终于安全获救出井。他临危不惧、化险为夷,挽救了矿工宝贵的生命,受到上级领导的高度肯定。

          ——三点一线的轨迹

          小牛煤矿地处阿戛镇仲河村狭长的山沟里,黄自燕呆在矿里最多时半年没回过萍乡老家 。不是因他家眷在矿里,而是工作任务太紧张,他心系工作,只有默默坚守 。宿舍、区办公室、井下工作面就是他每天重复的“三点一线” 。

          他们现在开采的11203工作面 ,70多米采长,每天要完成300吨生产任务,实非易事 。只有工程质量搞好了 ,才有多出煤的生产条件。于是,他与同事们一道,在生产环节上狠抓支护管理,梳通每道运输上的关卡 ,确保作业线上畅通无阻,3月份以来,实现了全区日产天天超过300吨计划 。

          他常对同事们说:“采二区肩负着全矿原煤生产挑大梁的重任,每一道工序都不能马虎,家人时刻牵挂着我们,没有安全质量作保证,挣再多的钱也白搭。”在他的言传身教下 ,区里职工责任心大幅增强 ,工程质量一直保持较高水平,没有出现等外品。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