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顶国际yd333





          首页
          集团概况
          新闻资讯
          业务领域
          党群工作
          社会责任
          人力资源
          集团自媒体

          百年党史中的“江西红”

           

          “理想信念之火一经点燃,就永远不会熄灭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风雨如晦、山河破碎  ,历史的洪流把江西推向了潮头浪尖。人民军队在这里创建,革命道路在这里开辟 ,人民共和国从这里走来,万里长征从这里起步 ,工运奇迹在这里书写 ,伟大精神在这里铸就。正如习近平总书记饱含深情所言:“江西是一片充满红色记忆的红土地。”这里是红色的家园 ,到处红旗漫卷、红星闪闪、红歌嘹亮,红色故事口口相传。红色是血、是火、是革命的象征 ,是中国共产党人用信仰、青春和生命凝铸的最亮丽的底色,最鲜明的文化符号。


          历史凝铸基因,基因典藏历史。中国共产党人的红色基因,穿越时空、融入血脉、激荡人心,迸发出强大的精神伟力 ,鼓舞着一代又一代江西儿女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 。


           


                 掀起红色风暴的政治主舞台

          “踏遍青山人未老 ,风景这边独好 。”近代以来,面对空前深重的民族危机,无数志士仁人奋起抗争,但终归失败 。1921年,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中国的面貌焕然一新 ,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

            

          江西是中国革命的摇篮 、人民军队的摇篮 、人民共和国的摇篮和中国工人运动的策源地。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领导并取得完全胜利的工人斗争,是中国工人阶级走上政治主舞台的一面旗帜,在开展工农武装割据、形成工农联盟 ,推进工人阶级与知识分子紧密结合,推动全国工运发展等方面开了先河、铺了基石 、树了标杆,成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一座历史丰碑。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揭开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序幕。“八一”镶在鲜艳的军旗上,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也成为南昌这座军旗升起的英雄城特殊的符号。在南昌 ,以“八一”命名的街道、公园 、商场、桥梁让人耳熟能详。秋收起义 ,“军叫工农革命 ,旗号镰刀斧头” ,共产党的旗帜高高飘扬 。从湘赣边界的修水 、安源 、铜鼓等地霹雳一声暴动,经文家市转兵 ,从三湾改编到引兵井冈山,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创建发展了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奠定了前提和基础,点燃了中国革命的燎原之火 ,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瑞金宣告成立,共产党开始了局部执政的伟大实践、治国理政的伟大预演 ,瑞金更名瑞京,被誉为红都。这一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立足实际,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逐步形成了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等重要思想,江西成为毛泽东思想的早期孕育地。

            

          风景 ,江西这边独好 ;红色,是最美的风景。如果说中国共产党历史是一部最大的成功学,那么 ,江西时期就是这部成功学里的处女作。中国共产党在这里点燃了颠扑不灭的革命斗争燎原之火,汇聚了奔腾不息的革命精神源头之水 ,成了中国共产党掀起红色风暴的政治主舞台。

            

          推进土地革命的军事主战场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 ,这一时期党的重要人物 、重大活动几乎都聚集在江西、发生在江西 。当时,江西可谓是“弹痕遍地”的军事主战场。

            

          回望峥嵘岁月,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创建人民军队是在1927年从江西起步的,年幼的中国共产党开启了“站起来”的革命征程。井冈山的斗争,三天一小战,五天一大战 。两年多时间,井冈山军民先后打退国民党军发动的四次“进剿”、三次“会剿”,龙源口大捷“打败江西两只羊” ,黄洋界保卫战“报道敌军宵遁” ,至今仍是人们津津乐道的经典战例。“赣水苍茫闽山碧,横扫千军如卷席”。红军在进军赣南闽西创建中央革命根据地的5年间,更是炮火连天、弹痕遍地 ,五次“围剿”和反“围剿”成了最惊心动魄的生死较量,在中国军事斗争史上留下了厚重一笔。井冈山斗争、苏维埃运动可歌可泣,惊天动地 。江西人民参军参战,分田分地,赣鄱大地红成一片 ,全省红区面积占总面积的78.1%。红色是革命的荣耀,也是血的代价 。这一时期 ,国民党军仅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就累计投入兵力达150余万。中央红军战略转移后 ,国民党军对中央苏区实行报复性屠杀和前所未有的抢掠焚烧 ,“清剿”区内“无不焚之居 ,无不伐之树,无不杀之鸡犬,无遗留之壮丁 ,闾阎不见炊烟”。红军主力转移后,南方红军游击队在江西等地浴血坚持 ,新四军在江西组建。

            

          土地革命战争的十年 ,是工农红军不断发展壮大的十年,也是人民军队从风雨中不断走向成熟的十年。这一时期,淬炼了党指挥枪的伟大军魂,总结了游击战争“十六字诀”的战略战术,形成了人民战争的军事思想,铸就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严明军纪,谱写了军爱民、民拥军的军民鱼水情深的辉煌篇章 。十年鏖战,锻造了一支坚强的新型人民军队 ,成为护卫党和人民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钢铁长城和坚强柱石。

           

          汇聚领袖先驱的革命大本营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在追求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的革命大潮中,一批又一批优秀共产党人从四面八方汇聚到江西,点燃革命星火,践行革命理念,探索革命道路 ,锤炼治党治国治军治政本领。

            

          党的两代领导核心毛泽东 、邓小平和党的开国元勋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陈云,他们早期革命生涯都在江西,毛泽东、朱德在江西七年多 ,周恩来在江西三年多。九大元帅 、八位大将以及60%左右的开国将领也都在这块红土地上驰骋战斗 。江西籍开国将军325位 ,占开国将帅总数的五分之一,位列全国第一。江西本土还涌现出以方志敏、李文林 、曾山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杰出的革命家,为缔造“可爱的中国”“光明的新江西”而信念如铁  、勇往直前,创下辉煌功绩 ,成就不朽功勋。

            

          人民就是江山 ,江山就是人民。领袖先驱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如果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推车推出来的 ,渡江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船划出来的,那么惨烈的土地革命战争的胜利就是老区人民用血肉之躯扛起来的。“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最后一件老棉袄盖在担架上,最后一个亲骨肉送去上战场” 。这里有说不完的故事,读不尽的经典,取不竭的精神。邱金辉惨遭点“天灯”、剜心肝酷刑 ,宁死不屈 、铁骨铮铮 ;刘仁堪脚蘸被敌人割下舌头流淌的鲜血,写下“革命成功万岁”,向死而生;江善忠咬破手指血书衣襟 ,“死到阴间不反水”,跳崖殉志;还有真情守望了红军丈夫75个春秋的陈发姑,被誉为“红土地上的望夫石”的池煜华 ,“马前托孤”的李美群 ,诉说着凄美爱情的天荒地老 ,流出了女儿家啼鹃泣血的本色 。他们站着是一面旗帜 ,倒下是一座丰碑 。据统计,井冈山斗争中 ,牺牲的革命烈士近5万人 ,平均每天牺牲56人 。长征途中几乎每走一公里就倒下3名赣南籍战士。全省有名有姓的烈士达 25.3万人,占全国革命烈士总数的六分之一,其中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就有23万多人 。还有更多的是无名英雄,是支持革命的人民群众。杨荣显老人送八子参军 ,邱会培一家七口为革命牺牲,十七位红军相约种下十七棵松至今仍闪耀信仰信念的光辉……

            

          预演文韬武略的治国试验田 

          “赤橙黄绿青蓝紫 ,谁持彩练当空舞?”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瑞金召开 ,宣布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选举产生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通过《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毛泽东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和中央执行委员会人民委员会主席。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统辖全国苏区 ,总面积40余万平方公里 ,总人口约3000万。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全国性的工农民主政权,设立的“九部一局”全面领导苏区各项建设,施展了治国理政的文韬武略。实行工农兵代表会议制度,初步探索了国家政权运行的基本规则、组织体系和权力结构,广泛发动群众参加选举,行使民主权利,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进行了开创性的尝试;先后颁布宪法大纲和刑事 、经济 、土地、劳动、婚姻等130余部法律、法令、条例和训令,形成了初步配套的法律体系 ;积极扩红支前 ,拥军优属,支援革命战争;开展大规模的经济建设,积极发展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建设国家银行,发行红色货币,奠定了反“围剿”战争的物质基础,改善了群众生活;严惩贪污腐败,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 ,保证了党的事业的健康发展 。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诞生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革命史和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历史事件。在创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伟大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立足实际闯新路,不断开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凝铸红色基因的精神孕育地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历史从哪里开始 ,精神就从哪里产生。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使命激发斗志,信念培育精神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高擎理想信念之旗、勇担为国为民之责 ,在江西红土地上带领人民开新途、写新篇、创奇功 、书伟绩,推动革命不断向前。

            

          江西这片渗透鲜血、埋藏英魂的土地,承载着中国共产党的苦难与辉煌,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 ,孕育形成了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以及光荣的革命传统、优良作风等,与红船精神、延安精神 、西柏坡精神等一道 ,共同构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灿烂精神画卷。新中国成立后 ,江西人民保持坚定质朴的革命本色和不畏艰难的精气神,书写了老区精神、九八抗洪精神等壮丽诗篇。南昌的“小平小道”,连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 ,是中国共产党人敢为人先精神的生动写照……在这片红土地上铸就的伟大革命精神,浸润心灵融入血脉,汇聚成为传之不竭的红色基因,成为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历史的启迪永在,精神的价值长存 。学习党史、传承精神 ,就是要让历史说话、被历史感动 、为历史自豪、受历史启迪;要让跨越时空的伟大革命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 ;要激励新时代的奋斗者守初心担使命,不忘昨天的苦难辉煌  ,不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

           





              XML地图